在廷顺咸菜加工车间,一台机械臂正灵活抓取一箱箱咸菜,精准地码放到木架上。
金秋时节,汕头市潮南区廷顺咸菜加工厂里,工人们与机械紧密配合,分切后的芥菜块经传送带进入自动清洁洗涤工序,一系列规范的生产操作让咸菜这一特色农业品牌更亮眼。
今年以来,立足气候、生态、山地等优势资源,潮南区聚焦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全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拉动乡村特色产业全链条转型升级。
从用心呵护的“品质培育”,到广受青睐的“品牌认可”,再到跨山越海的“双向奔赴”……慢慢的变多的潮南品牌农产品正一步步打破地域局限,以崭新的姿态活跃本土、走出广东、远销海内外。
在广东,把咸菜做得精致且丰富的当属潮汕地区。而在潮南区,“廷顺咸菜”远近闻名,近年来逐渐形成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生产加工流程自动化、标准化、规范化的特色产业路。
走进井都镇廷顺咸菜加工车间,工人们正熟练地在传送带旁分切新鲜的咸菜、再交由传送带送往清洗机清洗,现场弥漫着浓郁的咸香味。该车间生产线月正式投产,标志着咸菜制作技艺从传统人工到机械加工的全面转型升级。
“咸菜是用大芥菜做成的,通常取肉厚质脆柔软的部位来加工,部分原料芥菜来自我们自己种植基地和周边农户,刚收的芥菜品质不错。”公司负责人郑少松一边带着记者参观生产线,一边介绍道。干净整洁的车间内,咸菜加工生产线有序运转,从咸菜分切、清洗、称重、灌装到成品包装实现自动化。
记者了解到,为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廷顺食品近年来陆续购进一批机械开展自动化生产,并投入资金建设5层高的现代化厂房。新厂房功能设施一应俱全,充分满足了咸菜制作的生产需求。
新厂房新设备,不仅有效提升了产能,也为廷顺咸菜打开了更大的市场空间。郑少松说,有了新设备的技术赋能,让他更有精力专注于提升产品品牌价值,加速推动廷顺咸菜越洋出海。
无独有偶,在井都镇平湖西社区,蛋鸡养殖户郑裕广也享受着技术赋能生产的便利。走进汕头市盈发种养有限公司蛋鸡养殖场,一排排蛋鸡标准化养殖笼架排列有序,鸡鸣声此起彼伏。
2015年起,郑裕广先后投入资金对蛋鸡养殖场设备做换新,14间鸡舍内部均设有饮水喂食系统和温度湿度控制管理系统,存栏蛋鸡8万羽的产蛋率从88%—90%提升到93%—95%,此前制约蛋鸡养殖的成本和效率问题基本得以解决。
以农业现代化思维谋划产业融合发展,这一实践在潮南区的另一处体现得更直接。广东晨旺乳业有限公司便是其中的生动案例。
“潮南拥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条件,各级政府对我们也关怀有加,2017年,我们最终选择在潮南落户。”晨旺乳业副总经理詹圳铭说,公司所在地仙城镇群山环绕、清幽秀美,非常适宜乳制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公司也在短短的近三年时间内,从区级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跃升为省级重点农业有突出贡献的公司。
实际上,跃升为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之前,晨旺乳业已发展成为集科研、奶牛奶羊养殖、乳制品烘焙食品生产营销、农业观光、冷链物流为一体的现代化乳品企业。该企业具有15台自动化乳品生产设备,包括6台瑞典利乐砖型包装机,4台美国唯绿新鲜屋型奶纸包装机,2台永定玻璃瓶装包装机,1台中亚杯装机等设备。车间前处理生产系统满足鲜奶、酸奶、乳酸活菌酸奶、褐变奶、前后发酵奶等150吨的产能。
不仅如此,晨旺乳业还谋划从单一的农产品种植向二、三产业延伸,在农业产业链多个环节培育增值增长点。预计2026年第一季度动工建设的旅游观光牧场项目,便是其中的一大亮点。
据詹圳铭介绍,该项目大多数表现在“种养一体化”,集牧草种植、奶牛饲养、生态挤奶、奶牛生活科技馆以及手工酸奶体验馆于一体,推动全产业链数智化转型。
“更为关键的是,我们将实施‘一牛一码’智能检测和大数据管理,运用机器人开展挤奶、饲养和清洁工作,优化奶牛健康和产奶效率。”詹圳铭表示,该项目将让新鲜营养触手可及,满足那群消费的人对高品质乳制品的期待。
秋日潮南,潮南区两英镇风华产业园区现场器械轰鸣、人员涌动,蒸蒸日上的热浪扑面而来。该园区占地面积702亩,分两期开发建设,以大健康、纺织服装产业为核心,全力发展高的附加价值产业,着力打造新兴起的产业孵化成型大平台。园区内共有13家企业,其中4家企业已投入运营,其余7家企业厂房建设实现封顶。
走进汕头市联汇食品有限公司现代化肉制品加工及生鲜产业项目现场,一栋栋高标准厂房拔地而起,室内外可见工人们忙于装修的身影。
据联汇食品总经理周钦灿介绍,该项目主要建设生猪加工、家禽加工、牛羊加工、肉类分割、肉制品加工、废水净化处理,以及办公、生活、公共、预留发展等功能区,将为当地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项目于去年9月中旬动工,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室内外装修工作正在同步推进,预计今年12月底投产。”周钦灿说,待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屠宰生猪100万头、牛羊10万头、家禽100万羽。